社团作为一种群众性、民间性的社会组织,一直是统一战线的团结和争取对象。开展社团统战工作是党的统战工作的传统和特色。 早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就把社团作为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1938年4月25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创立全国各党各派的抗日人民阵 线宣言》中,不仅向中国国民党、中国国家主义青年党等政党提出了抗日救国的号召,而且专门列举了全国基督教青年会等34家团体,把他们也作为抗日人民阵线的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社团统战工作的性质得到进一步明确。1950年3月16日召开的第1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再次重申了各人民团体仍是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并首次提出了新中国成立后社团统战工作的范围,赋予了工会、青联、妇联等人民团体的统一战线性质。这在社团统战工作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1982年1月5日,胡耀邦在第15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我们统战部门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只要我们善于运用新的方式,包括善于发挥民主 党派和其他统战性质的人民团体的作用,我们一下子就可以增加几倍的力量,做出几倍于现在的好事。这一讲话重申了开展社团统战工作的意义,开阔了当时统战 工作的思路。 根据中央关于发挥人民团体作用做好统战工作的精神,社团统战蓬勃开展起来,逐渐形成了主要包括台联、侨联、工商联、光彩事业促进会、海外联谊会、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欧美同学会、中华职业教育社、黄埔同学会、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宋庆龄基金会及各爱国宗教团体等的体系。 进入新世纪,当代社团作为我国社会现代化的产物,已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2002年,中央统战部开始关注社团迅速发展后的统战工作问题。2003年,中央统战部把“中国社团发展与统一战线工作”作为全国统战理论重点课题,要求各地统战部门在2002年初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社团统战 工作的研究。2003年10月10日至12日,中央统战部召开了中国社团发展与统一战线工作研讨会,各级统战部门开始结合工作实际逐步探索开展社团统战工作。至此,社团统战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